時空旅行指南:滿族格格
華夏民族每個人的靈魂深處都有著古老的記憶,這記憶來自秦漢三國、唐宋明清。五千年間,每一朝代都遺留下豐富的文化,鐫刻在華夏民族的基因裡。您或許曾想穿越時空回到過去,看一看歷史的朝代中是否有您前世的身影,那麼在此之前,您應當獲得適量的知識儲備,以免在古代社會裡不小心冒犯了君子、唐突了佳人。
或許您前世曾經在清宮裡生活過,看遍了紫禁城裡的繁花似錦。那麼您一定會對神韻所表演的滿族舞備感親切。舞台上,端莊嫻雅的大清格格在高高的花盆底鞋上完成優美的跳轉翻動作,旗頭上垂下的流蘇隨風飄搖。這時,您或許會感到好奇她們為什麼頭戴大拉翅、足蹬花盆鞋?她們的生活中還有什麼趣事?那麼現在,讓我們翻開歷史的影集,從白山黑水的苦寒之地到九重城闕的紫禁城,看一看滿清女子生活中不同的側面。
一耳三鉗
滿族人入住中原後,繼承了漢民族的統治方式,也大力提倡儒學教育,但他們始終保留著自己祖先的傳統。滿族女子剛一出生就會被打上三個耳洞,這是具有滿族血統的標誌。在清朝皇室和八旗子弟中有「滿漢不通婚」這一不成文的規定,因此,一耳三鉗常被作為選秀時辨別旗女和漢女的方式。
如果您遇到了耳垂上兩邊各帶三個耳環的女子,那麼您需要以滿族的禮儀與她交往。如果您遇到的這個女子帶著六個「東珠」做成的耳墜,那麼您對她應表示額外的恭敬,因為她很有可能是公主、后妃、甚至皇后,只有這些身分極其尊貴的人,才能配戴「東珠」。「東珠」被清朝皇族視為「祖傳珍寶」,只在滿族人的發祥地——東北三江流域出產。
兩把頭和大拉翅
在影視劇和舞台表演藝術中,滿族女子高高的旗頭令人印象深刻。其實,在清朝前期的日常生活中,女子的髮式並不流行使用如扇面一樣綴滿珠花寶石的「大拉翅」旗頭,后妃格格們習慣採用的是一種叫「兩把頭」的髮式。
「兩把頭」是將頭上半部的頭髮全部梳起,以一支長扁型髮簪在頭頂固定,頭髮沿髮簪向兩邊纏繞形成髮髻,餘下頭髮在腦後梳成一個扁髻。這樣一來,頭頂的髮髻顯得女子身材高佻,腦後的髮髻保證了女子頭部保持端莊的儀態,不隨意東張西望,也不能懶散地躺下睡覺。
到了清代中晚期,滿族女子開始更頻繁地使用髮架,即真髮之內插入架子,這樣更便於固定頭髮、顯得頭髮濃密,也更容易配戴各種絨花、珠寶。這種髮架後來就形成了我們今天在舞台上見到的大拉翅。舞蹈演員們配戴這種頭飾,頭部動作稍微大一些,頭飾就有掉落、偏移的風險,所以要在完成四肢大舞姿的同時,保證頭頸部的穩定,舞蹈演員們必須保持非常平穩的心態。
跨火盆和射「三煞」
您見過新婚時新郎朝新娘射箭嗎?在清代婚禮中,在新娘乘坐的花轎快要過門時,迎親的新郎要朝花轎射出三箭,這是為了驅除人的肉眼看不見的凶煞。為了避免各種邪祟、妖魔和凶煞跟隨新娘進入夫家,新娘下轎前還要跨過火盆,因為陰靈不喜溫暖和光明,火會驅逐那些尾隨新娘而來的魑魅魍魎。
古人相信婚姻中各種紛爭和禍端,除了因為夫婦二人前生造下惡業或今生不修善德之外,很多時候是由於怨鬼邪靈在家宅之中挑起禍端。所以為了婚姻的幸福長久,古人從很早開始就規定了各種避邪除祟的禮儀。
花盆鞋
除了大拉翅之外,高高的花盆鞋是滿族宮廷女子的另一項重要標誌。花盆鞋屬於旗鞋的一種,鞋底以木台墊高約有5寸厚,上寬下窄、形似花盆。穿著這種特別的鞋子,女子走起路來裊裊婷婷、慢慢悠悠,凸顯出一種端莊嫻雅的貴族氣質。
相傳花盆鞋最初是一種只有一寸高的厚底鞋,入關前滿族女子習慣穿這樣的鞋出門勞作。東北地區冬天十分寒冷,冰雪覆蓋大地。女子為防腳部受寒,將鞋底加高一兩寸,以防「寒從腳下起」而致百病叢生。後來,這種厚底鞋逐漸增高,發展出元寶底鞋、花盆底鞋和馬蹄底鞋,鞋面綴以美麗繁複的刺繡,成為脫離遊獵生活、居住在宮殿閣樓裡的格格、后妃們的最愛。
親蠶禮
清朝入關以後,雖然保留了許多滿族人傳統的習俗,但不可避免地被漢人的禮樂文明所同化,甚至在繼承了漢族禮儀之後發展出更為繁複的規範制度。如果您回到清朝,千萬不可錯過皇后娘娘親自主持的親蠶禮,在這個國家級的典禮上,所有的嬪妃、格格、福晉、女官都會出席,在皇后的帶領下完成採桑和祭祀先蠶娘娘的儀式。
先蠶娘娘是黃帝的妃子嫘祖,相傳她發明了養蠶製絲的方法,從此中國人才能夠穿著綾羅綢緞。傳統文化中以農桑為國本,所以皇帝會主持親耕禮,皇后則主持親蠶禮,在親蠶禮中,伴隨著「採桑歌」的歌聲,皇后會親自採摘桑葉,名為「躬桑」,「躬桑」之後,妃嬪宮女們也會一起採摘桑葉,以示「男耕女織」為民生之根本,為天下的女子做出表率。
現代的清宮格格
神州大地是演繹五千年歷史的大舞台,神韻是再現五千年歷史的小舞台。如果您獲得了穿越時空的超能力,可以進行一次回到清朝的時空旅行,別忘記帶上我們的「時空旅行指南」。如果您還沒有這樣的超能力,那就來神韻演出的劇院和神韻在線流媒體平台「神韻作品」觀看我們的節目,從三皇五帝到清末民國,從青藏高原到江南水鄉,您將不會錯過任何一個時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