誤解四、將中國古代視爲專制的黑暗時代
中國自秦朝(221-206BC)開始以皇帝作為國家的最高統治者,但自漢代開始,皇權一直受到儒家思想的約束。漢代大儒董仲舒向漢武帝上“天人三策”,論證皇帝為何必須遵循儒家的“仁政”思想治理國家。
儘管中國古代沒有成文憲法,但儒家文化起到了代替憲法約束皇權的作用。自隋(581-618AD)、唐(618-907AD)開始,中國的政治制度 為“三省六部製”,類似西方的分權制衡制度,皇帝的命令需要門下省審核,且門下省有權退回皇帝的詔命。宋太祖立誓不殺大臣及言官,實現了相當程度的“言論 自由”。
中國自有文明開始直到中共奪取政權之前一直注意保護私有財產,政府對百姓的管理只達到縣一級(相當於現在的城市),除徵兵、徵稅和徭役外不干涉百姓 的生活。
道家思想講求陰陽和諧、儒家倡導君子“和而不同”,中國古代社會是個多元和包容的社會。特別在唐代,不僅儒、釋、道呈現極其繁榮的局面,基督教、 猶太教和中東其它宗教也在中國自由傳教和發展。
皇帝自稱“天子”,必須受“天道”的約束,必須敬神、尊重傳統和文化。不但皇權受到限制,也從未出現過古羅馬或西方中世紀“政教合一”的局面。
從孔 子辦私學開始,中國人有了均等的受教育權利。從漢代(206BC-220AD)開始,中國有了系統培養人才的太學。隋朝(581-618AD)開始,中國有了完備和公正的選拔人才制度。
在清代,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一度超過全世界的百分之五十。
古代社會風氣的淳厚、政治氛圍的寬鬆、民眾生活的和樂都是共產黨統治之後無法比擬的。
2011年9月12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