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關於我們
    演出
    走近神韻
    神韻九大特點
    中國古典舞
    神韻交響樂團
    Factsheet
    藝術團
    我們的故事
    在神韻生活
    我們面臨的挑戰
  • 藝術家
  • 視頻
  • 最新消息
    最新消息
    新聞
    博客
    媒體報導
  • 新聞發佈
  • 常見問題
  • 觀眾反饋
  • 神韻百科 新聞通訊 搜索
    中文正體
  • English
  • 中文简体
  • 日本語
  • 한국어
  • Česky
  • Deutsch
  • Español
  • Français
  • Indonesia
  • Italiano
  • Nederlands
  • Polski
  • Português
  • Latviski
  • Pусский
  • Română
  • Svenska
  • Việt
  • Melayu
  • עברית
  • Norsk
  • 訂票信息
    選單
    Shen Yun Logo
    訂票
    最新消息
    選單
    • 關於我們
      • 走近神韻 神韻九大特點 我們的故事 在神韻生活 關於神韻的基本事實 我們面臨的挑戰 中國古典舞 神韻交響樂團
    • 藝術家
    • 視頻
    • 最新消息
      • 最新消息 新聞 博客 媒體報導
    • 新聞發佈
    • 常見問題
    • 觀眾反饋
    Shen Yun 9 Characteristics Link Image

    神韻的高超之處?

    9大特點
    • 神韻百科
    • 訂閱
    • 搜索
    語言
    • English
    • 中文简体
    • 日本語
    • 한국어
    • Česky
    • Deutsch
    • Español
    • Français
    • Indonesia
    • Italiano
    • Nederlands
    • Polski
    • Português
    • Latviski
    • Pусский
    • Română
    • Svenska
    • Việt
    • Melayu
    • עברית
    • Norsk
      博客
      上一頁 博客 > 亞洲美食大觀(第二部份)

    亞洲美食大觀(第二部份)

  • 熱帶島上的風光、美食,還有味道怪怪的水果。
  • 摩托車比汽車多。飲食店比房子多。
  • “人山人海”, 他們說。
  • 典型的臺灣夜市。
  • 蔥油餅的製作過程。
  • 可以隨便加入各鍾餡料和醬料組合。
  • 中式黃金雙拼加奶酪,新臺幣45元(合1.50美元)--比漢堡王還棒?
  • 從主要舞者廖若山的臉上可以看出他是多麼的享受這串烤羊肉串。
  • 糖葫蘆--竹簽串起來(不用烤),又一種美味佳餚。
  • 夜市中幾乎無處不在的烤魷魚。
  • 亞洲人喜歡吃整隻的魷魚,可怕嗎?好吃!
  • 超級新鮮玉米,牌子上寫著:當日現採,新鮮現煮 。
  • 玉米先煮,再放到烤架上烤出酥脆的外衣。
  • 炸蟋蟀,這是我唯一沒試吃的...
  • 它確實叫“豬血糕”, 雖然作為一個英國人,我覺得這個名字很糟糕。
  • “豬血糕”的評分過高了。我們的舞蹈演員Alex Chun也有同感。
  • 炸透的脆皮臭豆腐。
  • 好吃的食物外加好棒的服務。
  • 千萬不要忘記加鹹菜,辣醬,還要撒上香菜。這可是吃臭豆腐的最佳組合!
  • 我承諾過要完成這篇亞洲美食點評,現在是兌現的時候了。讓我們從美食天堂——臺灣開始吧。

    終於,我們抵達臺灣了,這座小島上有各種稀奇古怪的水果,拼寫出錯的商標品牌,還有最重要的——美味的食物!

    在我的印象中,臺灣人是非常熱情好客的,而且對於食物,他們完全是“狂熱”的。去年當我們抵達臺灣時,我們看到比汽車還多的自行車,比住房還多的餐館,實際上,餐館大概比自行車還要多。

    在很多主要的街道上,我們每走兩步就會看到賣珍珠奶茶和小吃的攤位。在臺灣,出去吃比在家裡吃更容易,不過美食家們往往把住所變成餐館,或是把餐館變成家,那對他們來說沒有區別。

    臺灣島面積不大,但它地形和氣溫的多樣性令人驚奇。這一特點,使小島出產的食品非常豐富,從高山的烏龍茶到海邊的水產,我們能很方便的品嘗到各種食物。

    在每個劇場裡,當地演出承辦方都會請來一組廚師在後臺為我們準備飲食。我們在每場演出前後都能嘗到美味佳餚。不過晚上你要是又覺得餓了,可以叫一份麥當勞,他們會免費送到酒店,而且價格比美國的便宜多了。在難得的沒有演出的日子裡,我們會去逛夜市,夜市有一個響亮的別稱:“小吃天堂”。

    有些人會覺得臺灣的夜市氣味撲鼻,嘈雜,擁擠,而且不太衛生(喘氣)。不過像你我這樣的吃客,夜市就是世界上最棒的地方了。你都想象不到你會在那兒發現多麼古怪、好吃的食物⋯⋯,比如鴨頭,比如雞屁股⋯⋯

   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:

    4h Bacon Cheese Cucumber Onion And Cheese Pancake Roll 600
    培根起司黃瓜蔥油餅。

    蔥油捲餅

    不過是普通的煎餅而已,對吧?錯。它叫“蔥油餅”,遠遠不只是普通的煎餅。它大概是你能夠品嘗到的最美味的煎餅——中國美食裡一個簡單又充滿智慧的發明。在我看來,蔥油捲餅是一幅畫,一篇結構完美的文章,一種和諧的紋理和一個即興創作的空間。

    製作蔥油餅的時候先把切成小丁的蔥撒到生面餅上,然後把麵餅放到鍋上煎熟,你會看著它變成金黃色。好的蔥油餅外面是多層且酥脆的,裡面則是粘連有嚼頭的。然後,就像Subway一樣,你可以站在櫃檯前挑選你要加的佐料和醬料,每一次都可以有不同的吃法。

    看看這張“本樓特色餐”的海報,只有45元臺幣(美元1.50):加上烤香腸,培根,起司玉米,雞蛋,羅勒的蔥油餅⋯⋯,而這些只是你可以選擇的佐料的一半。

    5 800
    “本樓特色餐”只需45元臺幣(美元1.50)。

    你可以說這跟一個超大型雙層起司漢堡差不多,只不過多了一些佐料(不見得更健康)。蔥油餅還是比“漢堡王”高出一籌,因為更多的選擇可以讓你“吃出自己的方式”——難道你見過漢堡裡放魷魚,咖喱雞或是煉乳的嗎?

    燒烤類

    羊肉串

    想到中世紀波斯騎士在篝火上燒烤的用劍串起來的肉,今天卻成為全球風靡的小吃,真是覺得很古怪。

    肉串,也許是蒙古人發明的,後來經由土耳其的游牧民族傳給新疆的維吾爾族,再傳入中國,今天我們甚至在臺灣的夜市都可見到它。

    我們路過的一個小攤上標有“正宗新疆風味”的字樣,還有廚師(也許是店主)的照片,他是個留小鬍子的光頭男子,長得像土耳其人。店家給我們的羊肉份量挺大,羊肉像從澳大利亞或新西蘭進口的。肉串上灑了茴香末,比紐約中國城街頭的羊肉串更大汁更多。

    8a 800
    烤魷魚的攤位幾乎遍佈臺灣各大夜市。

    魷魚

    我不太了解其他地區的人是怎樣吃魷魚的,但是東亞的人們喜歡整吃它,儘管這看起來有些嚇人。魷魚含有豐富的蛋白質,而且可以邊走邊吃串在串子上的魷魚⋯⋯,節約了我們趕到下一個食品攤的時間。

    玉米棒

    注意到攤位的玉米很新鮮,因為攤位上標有:“當日現採,新鮮現煮。”攤位上寫著“當天摘的玉米,現買現烤。”玉米烤前先煮一遍,然後放在旋轉架上烤到玉米稍微有點焦,外皮香脆。撒上芝麻後,你可以挑選不同的味道,包括椰子味,海苔味,沙嗲味和燒烤味等等。

    炸蟋蟀

    這是唯一一種我沒嘗過的食物⋯⋯,這倒不是因為我太膽小或者什麼的,當然不是,而是因為我一手拎著兩包食物,一手拿著珍珠奶茶,騰不出手了。不過,我敢肯定喜愛韓國煮蠶蛹的人會毫不猶豫的去品嘗它。為什麼呢?因為蟋蟀 “含有豐富的鈣,蛋白質,而且美白皮膚”有人這麼跟我說。

    我們團裡一位在臺灣長大的舞蹈演員告訴我,他曾在電視上看過一個廚藝節目,是教人怎麼炸蟑螂的,以及為什麼紅蟑螂的味道比黑色的好⋯⋯

    11c 600
    清蒸豬血糕,外層裹上花生粉和中國香菜。

    清蒸豬血糕

    一天,我正在心不在焉的看臺灣新聞的時候,一條消息突然引起了我的注意: 在一個小小食物攤位的前面大排起長龍, 顧客們在焦急等待,他們還排了號!

    這在臺灣,可不是什麼大新聞,臺北士林夜市天天如此。 一個記者走近排隊的人群問他們在等什麼。“我的朋友告訴我:這是他有生以來吃過的最好吃的!” “我在這裡排了30分鐘隊就是為了吃這豬血糕。”“在我死之前,我一定要嘗嘗這個豬血糕!”

    這個食物還真的叫“血腥蛋糕”(bloody cake),“bloody”這個單詞,在英國英語中可是個粗俗的形容詞。

    吃以血液為食料的食物聽起來有點兒惡心 (像吸血鬼), 但是我的好奇心被挑起來了。 到底這個豬血糕是什麼東東? 我心想著離開臺灣之前一定要嘗試一下,最後一天晚上我們去桃園夜市的時候, 我嘗到了!  

    我買了一份最平常的料理, 米糕用豬血清蒸出來,加上標準的配菜  —— 花生粉和中國香菜。 老實說, 我很失望。它沒什麼味道, 就像平常的糯米糕加上淡淡的花生和香菜味。我幾乎沒吃出血的味道。

    我想我有點兒文化遲鈍,還無法欣賞豬血糕的嚴肅歷史。

    你可能聽說過中國的北方人愛吃麵條,南方人愛吃大米。福建人穿過海峽移居到臺灣時,把他們愛吃米制小吃的習慣也帶到了臺灣。

    為什麼用血呢? 在中國古代,大多在祭天時屠宰家畜,而其它時間裡難得吃到肉,尤其是在貧困的時候。於是,人們開始將屠宰的豬、鴨等有營養的血液保存起來,放進湯裡或者用來蒸米飯。

    隨著時間的推移,豬血因比鴨血價廉而走紅。據說臺灣第一家豬血糕起源於二戰之後臺北的一個屠宰場,人們早早等候在那裡,在豬血被傾倒之前,索要豬血。

    真是最好的菜餚是在最困苦的時期發明出來的。又或者是因為餓了,什麼東西吃起來都香?

    14g 800
    臭豆腐黃金守則: 越臭越好。

    獨一無二的臭豆腐

    臭豆腐是偶然發明的,或者說 —“發現”, 就像藍奶酪被“發現”一樣。也許有人忘了曾把豆腐放在壇裡,直到它變的又綠又臭。

    清代學者王致和,科舉考試失敗後決定留在北京賣豆腐。他不會意識到他對中國文化的貢獻,而且是以發明臭豆腐的形式。

    這是我享受臭豆腐的12個步驟 :

    1. 等到你真正餓了的時候。
    2. 和愛吃臭豆腐的朋友A,憎惡臭豆腐的朋友B,一起去夜市。
    3. 睜大你的眼睛,看著成群的臭豆腐迷。
    4. 靠鼻子聞,因為看到它之前我就會聞到強烈的香味。
    5. 如果朋友B喘氣的架勢似乎身處一個令人惡心的垃圾場,而朋友A認為他找到了鎮上最好的臭豆腐,那你就快成功了。
    6. 你可能需要繼續追蹤這氣味一段距離,才會發現流口水的粉絲隊伍。
    7. 確保是炸透的脆皮臭豆腐——那是最好吃的。
    8. 確認豆腐臭的像招牌說的一樣。 有的臭豆腐味道太大,攤主必須安裝排氣罩把有毒煙霧排到垃圾桶形的容器中。
    9. 如果遵循步驟4-8,哇塞!恭喜你發現臭豆腐!
    10. 不要講價。我不會,至少現在不會,因為我碰到了物美價廉的美食!
    11. 不要忘了加鹹菜,辣醬,還要撒上香菜。
    12. 慢慢吃,讓嘴裡的味蕾開個大party。咀嚼的嘖嘖有聲。照個相片,細細體味這一刻。與朋友A分享,並且在朋友B臉邊晃動臭豆腐。把自己沉浸在臭臭的經歷裡。

    記得這條黃金守則: 越臭越好。

    這個公式也可以表示用臭味方程來表達: 如果味道和口感與臭味成正比遞增,直至無窮。

    14g My Favourite Store In Fengjia Night Market Which Sells A Very Crispy Kind Of Stinky Tofu  800
    臺中逢甲夜市有一家我最愛的香酥臭豆腐店。

    後記

    中國人可能很難理解韓國對蒸蠶寶寶的激情,其他人同樣可能很難理解我們對臭食的狂熱。

    我覺得,這些看起來惡心卻令人上癮的小吃,你要不喜歡,要不就討厭它。我無意冒犯我的母親,但我必須承認,臭豆腐是我的最愛,這是有生以來我碰到的最愛。

    我在此鄭重發誓將一生喜愛和珍惜臭豆腐,哪怕是更臭或更糟的臭豆腐,並用我全部的心和胃來享受。(直到死亡或消化不良把我們分開。)

    每一年,我們在臺灣演出都是最密集的:今年我們33天演出37場,平均每天1.235場。 然而,當地人的熱情和他們對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欣賞以及美食,補償了我們的辛苦。

    用地球上最好的食物做為辛勤工作的獎勵,相當不錯, 你不覺得嗎?

    • ben chen
    • food blog
    Benchen Profile

    陳陽暮月

    前舞蹈演員、特約撰稿人

    顯示所有文章

    2012年8月27日

    評論
    verification

    上一頁

    冰箱貼時刻

    下一頁

    跳中國舞最理想的體形是什麼?
    最近
    • 藝術和修煉隨想
      Lianxu Header
    • 我的選擇,我的責任
      Xianglai Liu Thumb
    • 用生命換來的禮物
      Deru Blog Thumb
    • 你要的是什麼?
      Alan Thumb
    • 尼亞加拉瀑布遊記
      NiagaraFalls Landscape P1010670
    最多點擊
    • 全部
    • 新聞
    • 博客
  • 1 DC肯尼迪中心收到针对神韵的炸弹威胁
  • 顯示更多
    顯示更多
    顯示更多

    標簽

    • ben chen
    • food blog
    Shen Yun logo golden
    Shen Yun logo golden

    神韻藝術團是全球頂級中國古典舞與傳統音樂藝術團。神韻藝術團成立於紐約,通過中國古典舞、民族民間舞、舞劇、交響樂伴奏、樂器獨奏和美聲獨唱,復興與弘揚中國五千年正統神傳文化。

    關於神韻
  • 走近神韻
  • 神韻交響樂團
  • 在神韻生活
  • 關於神韻的基本事實
  • 我們面臨的挑戰
  • 藝術與靈性的啟迪
  • 藝術家
  • 觀賞禮儀
  • 視頻
  • 最新
  • 關於我們
  • 藝術家
  • 觀眾反饋
  • 媒體報導
  • 最新消息
  • 推薦
  • 新聞
  • 博客
  • 觀眾反饋
  • 媒體報導
  • 神韻百科
  • 中國古典舞
  • 神韻音樂
  • 神韻聲樂
  • 神韻服飾
  • 神韻天幕
  • 神韻道具
  • 神韻舞劇
  • 神韻與中國傳統文化
  • 與神韻互動:
    Follow Us on Gan Jing World
    請留言以作紀念
    神韻作品
    神韻的線上影音平台
    藝術考級中心
    神韻藝術品
    神韻藝術家
    神韻藝術團官方網站 ©2025 神韻藝術團,版權所有。
    聯繫我們 使用條款 隱私政策 網站地圖